北京公司网站建设搭建全包(湖北阳新有哪些工厂)阳新华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报记者 魏昊星严丽 明月新长江之滨,塔吊林立的阳新经济开发区内,湖北远大永晟药业有限公司制剂工厂的制剂大楼正在封顶工人们穿梭在管廊交织的工地上,为2026年投产做最后冲刺“5G黑灯工厂建成后,可年产抗肿瘤药15亿片,固体制剂生产能力可达200亿片。
”阳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师杰指着规划图介绍这个总投资110亿元的项目,正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打造“鄂东药谷”的关键落子谋变:长江之滨的产业跃迁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拥有45公里长江岸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县域经济便以化工产业起步。
但随着环保要求升级,传统化工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010年,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湖北远大医药富池工业园,成为阳新生物医药产业转型的“先手棋”走进阳新县富池镇滨江工业园,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牛磺酸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将成品装入印着多国文字的包装箱。
过去的化工重镇,如今已蜕变为国家火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产业基地,聚集着远大系企业、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黄石市利福达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等28家规上药企,形成了“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完整链条。
数据见证着产业的蜕变:双烯醇酮醋酸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二2024年,富池镇滨江工业园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总产值突破21.3亿元,医药化工产业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创新:芯片上的制药革命在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共建的“小分子原料药重点实验室”,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正在发生微反应器替代了传统反应釜,芯片上的微流控通道中,药物合成反应精准可控这个湖北省首个落户县级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已诞生12项发明专利。
创新基因渗透在整个产业链携康医学研发的便携式多功能医疗检测一体化装备,获批全国首个“健康检测一体机”产品认证,被形象地称为“行走的医院”;人来康复研发的系列电动多功能病床获批上市,标志着“阳新造”的康复医疗器械积极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该县还不断健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依托化学原料药及制剂骨干企业打造10家省级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形成全产业链技术优势,迅速抢占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细分领域制高点营商:从保姆服务到生态赋能
“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4个月,项目专班帮企业解决300亩用地指标和征地拆迁问题”在远大制剂项目指挥部,项目负责人对照墙上的进度表向记者讲解“阳新速度”:30天完成规划调整,60天通过环评审批,90天实现土地“七通一平”。
秘书式服务在阳新已成常态——携康医学落地时,政府协调10个部门现场办公;九州人来扩建项目中,科技副总制度帮助企业引入高校专家团队医药大健康产业向阳新加速聚集的引力,源自充盈的政策工具箱2023年,该县出台《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池,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奖励60万元,省级重点实验室给予30万元建设补贴。
政策杠杆的撬动效应显著2024年,该县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32条”利好政策,建设“线上一网”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实现政策智能匹配、在线推送,为企业增添了蓄力发展的信心全县营商环境评价三年进位42位,稳定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未来三年生物医药产值将突破200亿元,打造成为鄂东药谷”阳新县委书记杨波描绘蓝图:依托滨江医药化工园区,以远大、朗天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链主企业串联上下游,深度对接武汉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基地,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从药品到器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生态,重点打造“一基地两中心”: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鄂东南地道药材集散中心、生物医药保税研发中心,实现裂变式、集群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