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企业网站建设180半包(全球能源行业的转型趋势包括)全球能源未来发展的五个趋势,
本报记者李晓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者按 能源转型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近期,多家研究机构和智库发布的报告指出,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各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积极部署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势头持续加快。
中国在持续推进自身能源转型的同时,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为共创可持续的能源未来贡献中国力量未来,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推动,全球正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能源时代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阅读提示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清洁能源发展势头迅猛《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认为,全球能源转型正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转向“能源替代”阶段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有望超过目前各国既定发展目标总和的约25%,足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增加。
《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4)》预计,2024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可再生能源、电网和储能的支出超过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总支出《世界能源展望》: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将持续加快
日前,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560吉瓦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有望超过目前各国既定发展目标总和的约25%,足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增加。
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约六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报告指出,过去1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82%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80%,而同期全球能源需求增长15%,其中,40%的增长来自清洁能源。
得益于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全球能耗强度不断下降报告显示,每年有近2万亿美元投资流入清洁能源领域,几乎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领域投资总额的两倍目前,全球约有140个国家制定了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促进了各行各业加快使用清洁能源。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正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转向“能源替代”阶段在该阶段,清洁能源的增加超过了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以及碳排放量下降报告预计,2023年到2030年,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清洁能源的增量将超出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20%。
到2030年,全球发电厂的煤炭使用量将减少10%,石油消耗量将减少50%届时,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首次不再增长此外,报告强调,虽然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存在着融资成本过高、电网基础设施不足、系统整合程度较弱等多方面挑战。
各国有必要加大对新能源领域投资,尤其是在电网和能源储存方面《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4)》:预计2024年清洁能源投资首次超过化石能源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其中,2万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及其基础设施建设。
整体来看,可再生能源、电网和储能的支出超过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总支出《报告》指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而化石燃料的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技术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清洁能源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智慧用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过,《报告》认为,化石能源扮演的角色正在逐渐转变。
具体来看,石油在未来10—15年仍将发挥关键作用,到2035年,预计全球的石油消费量依然将近8000万桶/日具有清洁、高效特性的天然气成为全球重点发展的化石能源之一全球天然气产量及勘探的天然气地质储量都在增加,预计到205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份额将略高于25%,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能源品类。
而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全球天然气需求会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到2050年下降到2022年水平的一半左右《报告》显示,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突飞猛进地发展,预计到2050年,风能和太阳能装机规模将增长大约8倍;在净零排放情景下,风能和太阳能装机规模将增长14倍。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推动,全球正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能源时代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领跑者阅读提示当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认为,全球海上风电正在进入规模化、集群化、平价化的发展新阶段。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尤为迅速,海上风电装机量全球占比过半《2060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2024)》指出,世界能源结构正出现大调整、大分化、大重构的特点中国走出了一条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的碳中和之路中国非化石能源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逐步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化石能源将逐步转向安全兜底、关键材料与应急保障等领域。
《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全球占比过半近日,在2024海洋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球海上风电正在进入规模化、集群化、平价化的发展新阶段。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8391万千瓦在建海上风电近2500万千瓦,资源配置与场址招标将超过8000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尤为迅速《报告》显示,2024年,预计中国海上风电全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80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4521万千瓦,同比增长21.5%,全球占比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机组正在加速推广应用2024年,10兆瓦级及以上风机占比升至14.7%;10兆瓦级及以上机型在全年新增并网风机中的占比更是超过50%今年以来,首个批量化应用16兆瓦风机的项目并网,三种型号18兆瓦风机投运发电,143米超长风电叶片研制应用,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下线,机组大型化进程仍在加速。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预计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717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1亿千瓦大关从在建和核准项目进程推算,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超过1400万千瓦,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新增装机机组以8.5兆瓦及以上机组为主。
同时,《报告》指出,海上风电整机供应和船舶资源预期紧张,叠加通胀带来的成本上升、开发商竞争压力以及产业链本土化要求等因素影响,2030年全球装机目标的完成充满挑战包括港口、安装船主机生产在内的全产业链配套装备和设施的投资亟需跟进,国际产业链合作至关重要。
《2060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2024)》:我国非化石能源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近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60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2024)》报告指出,中国走出了一条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的碳中和之路。
通过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优化能源结构,中国将在未来发展中实现“多元并存、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报告指出,中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预计到2060年,中国能源产量突破60亿吨标煤,能源自给率稳步提升至95%,形成以化石能源为基石、非化石能源为支柱的发展格局。
传统油气方面,夯实自主供应的基本盘,2035年前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增至3100亿立方米;到2060年油气仍有1.4亿吨和3000亿立方米产量同时,通过技术进步拓展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提高自主稳产增产潜力,中低熟页岩油、富油煤、煤炭地下气化等新型油气资源储量大,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将大幅提升油气产量的增长空间。
报告显示,从结构来看,我国非化石能源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逐步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化石能源将逐步转向安全兜底、关键材料与应急保障等领域报告预计,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达到78%,而在2035年前,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维持在25%以上,到2060年占比接近15%。
从全球来看,报告认为,世界能源结构正出现大调整、大分化、大重构的特点一方面,能源需求“东升西降”,区域发展分化各地区经济基础与资源条件决定了能源发展趋势能源需求总量“东升西降”,发展中经济体能源需求占比从2020年的59%提升至73%,其中,亚太地区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体,贡献需求增量的61%,到2060年占比达到46%。
另一方面,能源结构大调整,呈现煤降、油稳、气增、非化石大发展的特点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催生下,全球能源正在推进从油气走向新能源的第三次结构调整,煤炭进入衰退期,石油进入平台期,天然气进入发展期、非化石能源进入攀发期。
推进化石与非化石能源比重从2023年的80∶20逐步转变至2060年的47∶53